俗話說“南橘北枳”,橘子是一種南方水果,在南方很是常見,但是在南方,只有在溫室的環境下才能夠少量的種植。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,橘子卻以另一種形式走進了千家萬戶,那就是“盆栽”,把橘子作為盆栽種植,不僅僅能夠觀葉賞花,還能享受足不出戶,便可采果子,吃美食!養得好的話,移植栽下,來年吃不完。
作為水果來說,橘子汁水充足,味道酸甜可口,堪稱是百吃不膩!且果肉、果皮、橘籽通通都能夠利用,堪稱渾身都是寶!在南方,橘子是許多農家人的最愛,門前栽樹種橘子,季節到了就能吃。城市人見到必買,還嫌不夠吃!但如果您想要嘗試自己種植橘子,不管您是規模種植還是盆栽種植,都值得一看。
橘子的生長需求:
在野外,橘子果樹從生長發育到開花結果,對于溫度、光照、水分、土壤和環境都有著一定的要求,在這當中,對此影響最大的就是溫度,一般而言,橘子果樹的生長要求溫度在12.5℃-37℃,如果溫度達不到,就會導致橘子果樹的果實變得酸澀,又小又難吃,這也是“南橘北枳”詞語的由來。
種植基礎:
第一、光照
雖然橘子樹是耐陰性比較強的樹種,但如果想要收獲甘甜可口的橘子,就需要充足的日照,一般而言,年日照在1200-2200小時的地區,即可正常種植橘子樹。
第二、濕度
濕度同樣是影響橘子的重要因素,一般而言,在年降雨量在1000毫升的熱帶、亞熱帶地區,都適合橘子的種植。
第三、土壤
對于土壤,橘子樹要求是土壤要深厚,以60cm為準,地勢的坡度要低于25度角,規劃園土的適合,應當建設必要的道路、排灌、蓄水和其他附屬的設施,最好是盡可能的做到集中成片,在交通和水源條件比較好的地方建設果園。
正式種植:
種植種植的話,容易感染病害和其他的問題,且需要等待4年到15年的時間,才會迎來第一次的開花結果,故而在種植橘子的時候,我們最好是選擇購買樹苗進行種植。首先,將樹苗的根系適當的修剪之后,放入定植穴中央,舒展根系,扶正樹苗,再邊填土,邊輕輕的向上提苗。栽種好后,踏實土壤,使得根系和土壤密切連接后,澆足定根水,在樹苗周圍做1m的樹盤,可以用糠殼覆蓋。
種植橘子的時間一般是在每年的2-3月份,或是9-11月份的時候。栽植的時候采用株距3米x行距4米的密度進行栽培。定植穴挖的時候,可以拉線定距,穴深、寬各80cm,再壓綠肥50cm深,回填土40cm高栽植。
修剪技術:幼苗期修剪的時候,輕剪為主,選中央部分的延長枝和各主枝、副主枝進行修剪;初期結果的時候則是短截各級的骨干延長枝,抹除夏枝,促進健壯秋枝的生長;盛果期的時候則是采取及時回縮結果枝組,對于落花結果的枝條、病枝、弱枝、擋光枝、衰退枝進行修剪。
施肥技術:施肥以土壤施肥為主,配合葉面施肥為輔。樹苗時期,采取薄肥勤施的形式,以氮肥為主,配合使用磷肥、鉀肥,春夏秋時期梢抽枝的時候施肥5-6次。成年的果樹則是要做好這四個階段的施肥工作:第一,萌芽肥;第二,保果肥;第三,壯果肥;第四,采果肥。
灌溉技術:灌溉以土壤干旱的時候,及時澆水,積水的時候及時排水為主。盆栽種植,春夏秋每天澆水一次,夏季天氣炎熱的時候,可以補水一次,冬季的時候天氣寒冷,則是三四天澆水一次。